在养鸽过程中,我们有时会遇到母鸽产蛋困难的情况,这种情况也常被鸽友们称为“鸽卵阻塞”,也叫“卵泌症”或俗称“难产”。一旦发生,若不及时处理,轻则影响产蛋周期,重则可能危及母鸽生命。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,现将鸽卵阻塞的常见原因、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为什么会发生鸽卵阻塞?
造成鸽卵阻塞的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母鸽过肥:有些母鸽营养过剩,体脂堆积,导致输卵管受压或收缩功能减弱,影响排卵。
2.蛋体过大:尤其是初产鸽,第一两枚蛋有时偏大,产道尚未完全适应,容易卡住。
3.生殖道问题:如输卵管发炎、狭窄或先天性扭曲,都会阻碍蛋的顺利排出。
4.体质虚弱:母鸽因疲劳、疾病或连续产蛋导致体力不支,子宫收缩无力,无法将蛋推出。
5.外界惊扰:在母鸽准备产蛋时,如果受到人为惊吓、猛追乱抓,容易造成产蛋中断,引发阻塞。
二、有哪些典型症状?
一旦发生卵阻,母鸽通常会有明显异常表现。最常见的是情绪焦躁、频繁进出巢箱,做出产蛋姿势却迟迟不下蛋。用手轻轻触摸其下腹部,能明显摸到一颗硬蛋卡在泄殖腔附近,但始终无法产出。这种情况在初次产蛋的年轻母鸽中尤为多见。
三、如何科学防治?
发现鸽卵阻塞后,应尽快采取措施,避免病情恶化。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有效处理方法:
1.润滑助产:可将病鸽泄殖腔朝上,用干净滴管或注射器(不带针头)缓慢注入5-8毫升橄榄油、蓖麻油或菜籽油,起到润滑作用,帮助蛋体顺利滑出。每天一次,通常1-2次即可见效。
2.轻柔按摩:在涂抹润滑油后,可用手指轻轻按摩母鸽腹部,从卵巢方向向泄殖腔缓慢推动,辅助其自然排出。注意动作一定要轻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内伤。
3.调理体质:对于因体弱、宫缩无力引起的难产,可喂服红糖水搭配益母草水,有助于增强子宫收缩力,促进排卵。这类鸽子平时也应注意营养均衡,避免过度消耗。
4.暂停育种:暂时减少精饲料供给,调整喂料量,让母鸽休息一段时间,避免继续产蛋加重负担。
5.极端情况处理: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,且母鸽精神萎靡、食欲全无,说明情况危急。此时可考虑在消毒条件下,用细针将蛋壳刺破,慢慢将内容物吸出,再小心取出蛋壳。此法风险较高,操作不当易损伤输卵管,甚至引发感染或内出血,务必谨慎,仅作最后手段。
6.预防感染:无论是否进行破蛋处理,都建议进行消炎护理。可口服四环素(每次半片,每日两次,连服3天),或肌肉注射青霉素(每日一次,连打2-3天)。也可使用1:400稀释的一服灵(949)溶液滴服,每天1-2次,连用1-3天,防止继发感染。
四、日常预防更重要
我们常说防大于治,所以平时更应合理搭配饲料,避免母鸽过度肥胖;保持鸽舍安静,产蛋期尽量减少打扰;新配对的种鸽可适当观察其产蛋规律,提前做好护理准备。
总之,鸽卵阻塞虽不算罕见病,但处理需细心、耐心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大多数情况都能顺利解决。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遇到类似问题的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