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看就懂的毛滴虫防治指南

2025-10-24 06:26:19.0   (3574次)  作者:养鸽三六九

毛滴虫在鸽群里很常见,可以说大约20%的野鸽和60%以上的家鸽都是毛滴虫的携带者。这些鸽子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,但能不断地感染新鸽群。这样就使得毛滴虫病在鸽群中不断蔓延,反复出现。

谁最容易受毛滴虫伤害?

虽然不少成年鸽子带虫却没事,但它们其实是重要的“传染源”,毛滴虫主要是通过接触性传染,及种鸽给雏鸽喂食时传染,尤其容易是2-5周龄的雏鸽,且病情亦较严重。主要症状是消瘦,腹泻,饮水增加,食欲减退。另外,成年鸽子在配对接吻时,也会感染毛滴虫。

有了以上的大致了解,那么整理毛滴虫的时机和做法也就有了针对性。如果鸽舍管理得好,种鸽配对前状态不错,暂时可以不用做毛滴虫整理。最佳时机是种鸽下齐鸽蛋后、还没产生鸽乳的时候——大概是下齐蛋1天后到幼鸽出壳7天前,这时候用药物整理,既能把毛滴虫对即将出壳的幼鸽的危害降到最低,又能避免在雏鸽期给幼鸽喂药,减少药物对幼鸽身体的伤害。

种鸽哺育幼鸽期间,饲料和保健砂的选择也有讲究。要避开表面尖利的饲料,比如大麦,还有带尖壳的稻谷,这些饲料容易划伤鸽子喉部的黏膜,形成伤口。而这些伤口会间接给毛滴虫的繁殖创造条件。

毛滴虫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饮水。有经验的鸽友都知道,鸽子喝水是漱口式的,如果天气比较热,繁殖期的种鸽又共用一个水壶,毛滴虫就会在水里存活,导致鸽子交叉感染,水壶就成了污染源。

针对饮水管理,有3个实用办法:

1、独立水槽:如果条件允许,给特定的种鸽对准备独立的水槽,每天换两次水,保持饮水清洁。晚上把水槽里剩下的水倒掉,挂起来晾干,第二天再用,能大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。​

2、碘酒消毒:如果鸽子太多,不得不共用水壶,可以按1滴消毒碘酒兑75毫升清水的比例给鸽子供水。​

3、L-苹果酸抑制:在水里加食用的L-苹果酸,调得味道有点酸就行,每天换新水,一直用到整个繁殖季结束。虽然L-苹果酸不能杀死毛滴虫,但能很好地抑制它,帮助幼鸽顺利度过最容易感染的时期,还能减少繁殖期药物的使用,而且是食品级的,比较安全。​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