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名家独特理念:种鸽只养24对 定向专攻大赛场

2025-10-20 06:26:11.0   (3122次)  作者:一羽火凤凰

甘肃省赛鸽名家——蓝玉赛鸽刘文超老师,据说从17年比赛至今未尝败绩,曾在宁夏中卫公棚飞出四关鸽王季军,团体冠军等高位成绩,专攻开尔、神州辉煌、宁夏中卫等高端赛场。刘老师对种鸽数量的管理非常严格,每年配对都把种鸽严格控制在24对,一起来听听他的是如何做到的。

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鸽的?

我上小学时就开始养鸽子了,正式参加比赛是2017年。之后几年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:2018年在三峡公棚拿了第八名,2019年在中卫公棚获四关鸽王季军,2020年拿了团体冠军——当时交了6羽,交费5羽,最终进奖4羽,分别是36名、72名、109名和118名。​

引种方面,我2016年开始重新引种。一开始没经验,听谁说哪的鸽子好就引,搞了一大堆,后来从2020年开始陆续淘汰,现在飞得好的就是经过筛选留下的几路。2017年还引进过国外原环鸽,2018、2019年那些好成绩,都是这些原环鸽的后代飞出来的。当时是通过经纪人引进的凡登布克992配4万号的孙代鸽,辈分很高;之后又搭配了从兰州鸽友那引进的考夫曼原环子代鸽,进行杂交后第二年就见效果了,2019、2020年一直靠这路鸽子出成绩,它们也成了我家的第一个黄金配对。

我原来也打小公棚,现在打开尔神州中卫这些大棚。我觉得引种得有针对性:先确定要打的公棚,深入了解该棚的赛事特点、适合哪些鸽子飞,再定向引种、定向培育。一定要提前做功课,根据赛场需求来,毕竟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。前期功课做足,有明确的定位和战略规划,能避免盲目配对带来的高成本和时间浪费——秋赛一年就一次,等试出好鸽子往往要好几年,提前规划能节省不少时间。

您在配对上有没有什么秘诀?

配对主要看赛线:打中卫的话,尽量配速度快的;打开尔则需要稳定性好且有速度的,只图快不行。我去过多几次中卫的拍卖会,发现奖鸽里小体型的少,基本是中等略大的,大高腔的比较多。​

我的核心就是“看赛场,定配对”。引回鸽子后,要放到合适的赛场检验,判断配对是否合适。比如我家飞中卫的主力配对,就是之前说的凡登布克和考夫曼,基本不怎么动,偶尔会做些调整。2023年在开尔飞200多名的鸽子,来自我的第二个黄金配对——这对鸽子在中卫也飞过74名、500多名,在内蒙金祥公棚还拿过5名、45名,交到开尔后三关都在1000名以内。​

没人敢说好鸽子在哪都飞,但成熟的好配对进奖概率确实更高。往深了说,配对就是基因组合。而且好配对拆对要特别谨慎,能不拆就不拆——两个好鸽子组合在一起,产出优于前代的后代,这种情况太难得的。​

大家说好鸽子有共性没错,但“好鸽子的共性”和“配对的基因组合”是两回事,不能混为一谈。基因组合的不确定性很大,可能出优势后代,也可能不如父母鸽。

您怎么理解“好鸽子”?最看重鸽子的哪一点?

首先得看家族血统,这几年我养凡登布克,确实见到了效果,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提速快。有了好家族,再看个体,羽质要薄、肉质得像丝般柔滑;骨架要硬、肌肉要柔软,硬邦邦的不行;拿在手里要轻、上浮感好,沉甸甸的肯定不选。

我也看眼睛,但别人说的“速度线”之类的,我研究不明白。我主要看眼睛的抖动性,这一点必须好。眼砂我没深究,我家薄砂、满砂的鸽子能飞,黄眼、全圈眼志的也能飞,实在搞不清规律。不过我发现一个共性:我家飞得好的鸽王,它们的父母亲眼睛抖动性都特别明显,就用普通光照着,指头搭在鸽子头顶上,能感觉到很明显的颤抖。

哪怕是好血统的鸽子,要是抓在手里眼睛一动不动、呆呆的,我肯定不用,这种鸽子不够聪明。我觉得个体条件好是必要前提,但比个体条件更重要的是定向准。鸽子聪明,定向自然更好,两者是关联的。

鸽友们常说“摸着好的鸽子不一定飞得好”,就是因为定向的重要性:个体条件再好,定向不准也回不来;有些鸽子摸着一般,却飞得狠,代代传承,核心就是定向准、够聪明。​好鸽子分“内在”和“外在”。外在是刚才说的羽质、骨架这些;内在是定向准、聪明。两者能结合最好,要是只能选一个,我肯定选定向准。

​有些鸽子如果说很聪明,但是它的体质上跟不上,怎么保证500公里能回来?作为种鸽就得找好的配偶互补,用配偶的优势弥补它的短板,后代照样能出好鸽子。我对母鸽要求特别高,必须完美,有缺陷的母鸽绝对不留;对雄鸽更看重内在,只要内在好、家族遗传稳,哪怕有点小缺陷,也能靠母鸽弥补。但母鸽要是有明显缺陷,后代出好鸽子的概率就低多了。

您养鸽这么多年,一直能控制种鸽只有24对,是怎么做到的?

我一直遵循“少而精”的理念。从2017年打比赛到现在七八年,我的原则是“严格控数量、不断提质量”。每年都会引进新鸽子,淘汰也很简单,比如子代或孙代在比赛中发挥不好的,直接淘汰,要么卖掉,要么分享给周边鸽友。我现在定位高端赛场,淘汰下来的鸽子去小公棚飞,其实也能有不错的表现。​

很多人养鸽容易越养越多一不小心就爆棚,最后反而玩不好,就是因为舍不得淘汰。养太多不仅管理麻烦,比赛时也没法让所有鸽子上赛场,白白耽误了。​目前我家的种鸽以凡登布克血统为主,还有奶酪、英格斯这两路。利奥和凡登布克其实是一个家族的,都是一回事。

育种方面有没有什么秘诀?

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秘诀,核心就是“飞得好就多留”。比如叔侄配、兄妹配的后代,多留一些,再放到比赛里检验,就是这个过程。我一般打比赛用杂交的鸽子,留种则用近亲的。不过近亲也不会搞父母配这种极端的,就是叔侄配、兄妹配。其实大家基本都是这么玩的,比如黄金配对,等父母鸽岁数大了,想保留血统,就只能靠近亲配。

您挑参赛鸽是怎么挑的?

我也是学习这个神州辉煌王玉爽王总的理念,他给鸽友们分享,要尽量用中等略大一点,身子长一点,腔体要厚实一点的好,因为那边是顺风的比较多,鸽子太小了,太轻了,大风会把鸽子吹跑了。我们要肯定要借鉴嘛,交鸽子的时候按这个标准就行啦。

另外像开尔邢总本人还有他们的员工,都对公棚的赛线,获奖的鸽子做过详细的介绍,这些也都必须要借鉴,这些是比较权威的。就是尽量符合他们这个条件的挑了交呗。养鸽子就是要各方面工作做得非常仔细,是一个综合性的事情,要把很多事情的因素综合起来,方方面面的功课都要做足。

您的高位奖鸽打完比赛回来后,是怎么用的?

我一般当年就会用。比如2019年那只四关鸽王季军(决赛36名),拿回来配种后,第二年就给我出了中卫10名、72名的后代;2018年三峡公棚的8名,第二年在中卫也进奖了。​

有些人会把大赛高位奖鸽放着休息一年,第三年才用,但我觉得要“趁年轻用”——年轻鸽子活力好、冲劲大,这几年我家飞得好的鸽子,基本都是年轻种鸽作育的。​

要说作育年龄,雄鸽岁数大些没问题,比如10岁、12岁的雄鸽,作育的后代也能飞得好;但母鸽还是得年轻点,尽量别超过七八岁,两三岁到五六岁是母鸽作育的黄金期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