鸽子得了脱水症,来得快、发展猛,稍不留神就可能救不回来,千万不能大意!那怎么判断鸽子是不是脱水了?记住几个关键信号:鸽子越来越瘦,尤其是胸脯的肉塌下去,肋骨都快露出来了;羽毛炸,肚子瘪瘪的,不爱动,缩在角落里发呆,眼神发直、没精神。这时候别以为是饿的,很可能是严重脱水了。
一开始,鸽子可能会拉稀,粪便稀得像水一样;可到了后期,它不吃不喝,肠道空了,反而不怎么拉了,只排出一点点又小又黑、黏糊糊的东西。那是肠子里的黏液和胆汁混在一起,说明情况已经非常危险。
这种病特别爱盯上小鸽子,尤其是刚断奶那段时间。因为小鸽子抵抗力弱,容易感染毛滴虫、球虫,或者屁股发炎堵住,排不出便,就特别容易脱水。
导致脱水的原因有很多:肠道有寄生虫,比如毛滴虫、球虫,一直拉肚子;细菌感染,像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,也会造成持续腹泻;吃了发霉的粮食、喝了脏水,甚至误食有毒的东西;人工喂养小鸽子时,奶粉冲得太浓或太稀,喂得不规律,也容易出问题。
发现鸽子得了脱水症后,鸽友们可以参照以下处理步骤:
第一步:马上隔离。把病鸽单独关起来,换上干净的笼子,防止传染其他鸽子。
第二步:紧急补水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!赶紧给它补点带能量的水。可以用葡萄糖加一点盐,兑温水调成淡糖盐水,或者直接买宠物店卖的电解质水(鸟用、猫狗用都行)。用小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器,每次喂半毫升到一毫升,两小时喂一次。千万别急着猛灌,容易呛死。
第三步:查清病因,对症下药。怀疑是毛滴虫?可以用甲硝唑;是球虫?上妥曲珠利;细菌感染?得用抗生素,但别乱用,最好先咨询有经验的人或兽医。
第四步:静养+营养支持。把鸽子放在温暖、安静的地方,别老去抓它、吓它,让它好好休息。等它稍微有力气了,可以喂点泡软的小米、玉米糊,或者婴儿米粉调的稀糊,一点点来,帮它恢复体力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平时做到下面这几点,能大大减少风险:
1.定期驱虫:每两三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,别偷懒;
2.水要干净:每天换水,水槽勤刷,不让鸽子喝“臭水”;
3.粮食要新鲜:发霉的坚决不喂,宁可扔了也不能心疼;
4.环境要清爽:鸽舍保持通风、干燥,勤打扫,脏乱潮湿最容易生病;
5.新鸽要隔离:新买的鸽子先单独养几天,观察没问题再合群;
6.多观察、勤检查:每天看看鸽子精神好不好,粪便正不正常,吃食香不香。早发现,早处理,才能少损失、少操心。